• 2019年05月30日 星期四

    睡眠窒息症可引致交通意外testing

    [vc_row el_class="wrapper"][vc_column width="1/2"][vc_column_text]睡眠窒息症患者其中会影响驾驶的病征:  

    • 反应缓慢、不能集中精神、脾气暴躁
    • 早晨感到头痛,日间打瞌睡
    • 日间精神不震
      马路上稍一不慎就会酿成意外,睡眠窒息症会令患者不能集中精神、疲倦及有打瞌睡的机会,睡眠窒息症患者因疲倦导致交通意外的比率较普通人3-4。   如发现自己有睡眠窒息症的病征,请及早向医生咨询及作相关检测。[/vc_column_text][/vc_column][vc_column width="1/2"][vc_single_image image="3833" img_size="full" style="vc_box_shadow" onclick="zoom"][vc_column_text](来源: 苹果日报 2019/05/21)[/vc_column_text][/vc_column][/vc_row]  

    Read more
  • 2019年05月07日 星期二

    鼻鼾晚晚嘈醒枕边人 瘦人都有睡眠窒息症?【来源﹕健康苹台】testing

     

    [embed]https://youtu.be/BnJhfbpQq5E[/embed] 枕边人睡觉时经常发出巨大的鼻鼾声,要留意是否患病警号,尤其有暂停呼吸的表现,随时是罹患了睡眠窒息症。呼吸系统科医生表示,睡眠窒息症不但影响患者的睡眠质素,引致日间容易「瞌眼瞓」及返工无精神,而且患上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的风险也较高,认识睡眠窒息症四大症状,有助及早诊治。患者可使用正气压呼吸机,保持气道畅通,便有觉好瞓。 记者:梁丽儿

     

    明爱医院呼吸系统科专科医生周志佳表示,睡眠窒息症患者大多是肥胖人士,因为颈部脂肪较多令气道变得狭窄,睡觉时空气在狭窄呼吸道会形成喘流,引发软组织产生震动及发出鼻鼾声。同时,当呼吸道的肌肉及软组织松弛,舌头会向后移压着气道,造成短暂窒息,因短暂缺氧而会扎醒。当窒息和扎醒频密发生,病人只会有浅层睡眠,令睡眠质素大受影响。

     

    不少人睡觉都会打鼻鼾,若经常发生,并且大声到房外、客厅都听到,就要了解是否患睡眠窒息症。周指,四个典型症状包括常打鼻鼾,患者几乎每晚都发出恼人的鼻鼾声,但自己未必知道,枕边人最受影响,「可能大声到要拍醒病人」。其次是患者因经常处于浅层睡眠,觉得「瞓极都唔够」,睡眠质素很差,日间无精神,容易瞌眼瞓、头痛及疲累。第三种典型症状是患者经常因暂停呼吸或「唞唔到气」而扎醒。最后是枕边人会留意到患者睡觉时突然「胸口唔郁」暂停呼吸。上述4种症状中,若出现两种或以上应尽快求医。 睡眠窒息症患者罹患慢性疾病风险较高,周估计因病人睡觉常窒息、缺氧及扎醒,影响交感神经,令血压或血糖水平较难受控。公立医院曾有研究显示,分别有25%男性及10%女性糖尿病患者,同时患有睡眠窒息症,糖尿病情况也较难控制。 随着本港肥胖人口增加,加上公众警觉提高,睡眠窒息症求诊病人也增加。 明爱医院接获转介个案上升,令新症轮候时间由5年前约等候1年,延长至现时要等候约2年。临床上每10名患者有8人是肥胖,男士颈围17吋或以上、女士颈围16吋或以上都是高危族。另外,50岁或以上、男性,或下巴较短、面颊较扁的人,因上呼吸道较窄,比一般人较易患上睡眠窒息症。

     

    正气压呼吸机助畅通

    睡眠检查经评估患者睡觉时的脑电波、呼吸及肌肉收缩情况,以诊断有否睡眠窒息症及严重程度,包括每小时的窒息次数。如每小时窒息超过30次或以上属严重,临床上最严重为每小时超过90次。 若确诊患睡眠窒息症,除控制体重外,周志佳指,睡觉时可使用正气压呼吸机,鼻罩将正气压输送到气道,以保持呼吸畅通,减少鼻鼾及窒息情况,副作用不大。曾有病人减肥后,睡觉时毋须使用正气压机。此外,患者保持良好生活习惯,有助控制病情,包括要戒烟,因为吸烟会刺激上呼吸道粘膜肿胀,可加剧睡眠窒息症。
来源: 苹果日报

Read more
WhatsApp chat